2009年10月27日星期二

負擔得起≠價錢合理

特首說,不住市區,買小單位選擇還多。

「嘩,4000 蚊呎,得番新界!即是叫你住唔起咪搬入偏僻新界囉!」怨聲一哄而起。

乍聽以為屯門粉嶺上水理應是世人唾棄的不毛之地。(當然我明白重點不在於此。)我一直就是混在這些僻土,住慣就不嫌遠,更喜歡這兒空氣清新過市區幾百倍——可是,平過市區,就叫樓價合理麼?

就看上水屯門,假設目標是呎價更抵的3000 元,於此確能買一個聲稱500 呎其實400 呎的小單位,盛惠150 萬,標準的三成首期,45 萬!大學畢業生,非乜師物師,大多起薪1 萬(像我SARS 後畢業的,8000 元不到大有人在),扣除學費貸款、父母家用、車費伙食,何時儲夠45 萬?尚未計家俬裝修,且總不成把全副身家押在四面牆,流動資金又是一筆數。

當然二人小家庭負擔減半,亦可二按,但兩個不是無乜讀書沒甚技能的青年省吃儉用三五七年儲來數十萬,再背20 年長債,原來只可換來入廁所先踮腳收腹才關門的蝸居附送每人每月逾千交通開支,這叫價錢公道還是接受現實?再說,就算新界邊陲,單位若鄰近主要車站,樓下有幾間商店小舖,「大」廳不那麼三尖八角,呎價往往不止於此。

別再說什麼市民負擔得起的單位仍有很多,夠錢付帳與售價合理,是兩回事;正如女醫生有沒有大想頭與樓價是否過熱,也是兩回事。慣見窮區偽豪宅呎價幾萬,百餘萬上車盤豈敢苛求?但沒有炒股中六合彩的打工仔,付出的血汗與兌來的瓦遮頭,算是什麼比例?難怪我輩自小就被「教育」勤懇不如醒目投機,現實告訴我們踏實生活終被市場拋離然後拋棄,多奇怪的處世歪道。

大概物以類聚,環顧身邊脫離了無殼階層的同輩,誰是全靠個人儲蓄安居?一個也沒有。走筆至此,從來自覺衣食無憂的我,忽對「跨代貧窮」四個字有了另一番體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