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6日星期二

琴試奴隸

陳惜姿寫逼子練琴備試的矛盾,讀了上集,急不及待一口氣把明天才出街的下集先睹為快。

做編輯之前,曾兼職教琴幾年。「要預備升中選校了,考完二級,明年考四級可以嗎?」小六前考五級,普遍媽媽心願也。

對導師來說,何樂不為,一跳級,學費加,撈個合格,學費再加。其實,一至七級好難不及格,百琴友中僅聞一。(當他自爆,眾訝——一向以為他完全不諳音律!)

可我就是堅持考琴勿急。如果一年半載只彈三首考試歌,練練scales,合格了,又如何?涉獵鑽研,缺一不可,曲目不足,可練就幾多功夫?考獲幾級,一旦與實際功力無關,便是虛名。任孩子天才橫溢,年年考琴,一定沒趣,也難在分數以外有所啟發。 此所以今天不難遇上八級以後,音樂感還是馬馬虎虎,甚至決意跟那八十八個鍵各走各路的朋友。

「寧願聽眾驚歎『以為你已八級啦』,好過詫異『乜你已經八級嘞』。」這是把我從一團糟拯救過來的鋼琴老師至理金句。可惜不少家長還是服膺汰弱留強的教育制度,那十指武功,不過是升中選校的加分工具。

近年學界推行一人一樂器,啼笑皆非的是,竟有學校拒鋼琴於樂器之列,原因是「太普遍」。扭曲的政策反映扭曲的前設,首當其衝是腦袋空白的孩子:原來學樂器的價值非關音樂素養,只在讓我與眾不同,成為他日競賽的本錢。貴校告訴你的。所以,考級要趁早,晚了,就只能鶴立鶴群。

當然,坊間好老師還多;不過,琴試奴隸非新事,昔日奴隸早已混入教琴大軍,他如何一路走來,就是其今之教學藍圖。他甚至未必知道,當年跳跳跳級,錯過了什麼。

是為囫圇吞棗琴試奴隸的哀歌迴旋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