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一,改寫了港人歷史,於我則另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插曲。
當年我是實習記者,六月下旬,某午,流落街頭做街訪,蒐羅市民「一千個上街的理由」。找人回答不太難,但一見攝記大哥的鏡頭,話說到一半也即時彈開。飽吃檸檬,遇上一樣滿肚檸檬的同行,同病相憐,就互相幫忙——易角受訪,即席設計遊行T恤。
我不過是想幫她發市,所以刻意畫得無聊,例如一堆人,到時編輯收到其他憤怒之作,自然會嫌棄我的火柴人。訪問也說得平淡,沒有醒目警句,不好看自然不會登。
可惜還是棋差一着。幾天後,回到公司,同事紛紛「道賀」。
「恭喜!好勁呀你,做大頭!」
翻開報紙,照片果然很大,跟也繪了遊行T恤的男星並列大頭,好嚇人,我指我。同事猛說犀利,皆因江湖傳聞,某報街訪,專找美女云。我只能尷尬一笑,如果你見過當日的淒涼景况,就會明白世事例外,事出有因。也因為例外,才特別惹來慶賀。
「你講得好好!沒想過你會這樣說!」鄰座同事大讚。
吓?不可能吧?
細讀內文,都說棋差一着——我哪有說過這些話?那段慷慨激昂的遊行宣言,沒一句出自我口!一句也沒有!除了幾個詞語吧,連接詞、語調、前因後果,完全創作,亦非事實!
嘴巴給塞字,親身體會傳媒失實之苦,朋友說讀報見我,只好澄清再三。唯有安慰自己,多少讓人忐忑之事,從來只有自己在意,無人會記得。那頁報紙,看過就算,眼不見為淨,但願它從地球消失,阿門。
不過發生過的事,就如流過的血,真不能因為忘了(或者裝作忘了)就從世上抹走。前兩天,那頁眼冤的圖文,竟再出現眼前。我的天。
2009年6月28日星期日
2009年6月22日星期一
輸給母親節
父親節彷彿總是輸給母親節。
幾乎沒有聽過誰的母親節不是家庭日,甚至是家庭周——一天是自己的母親,一天是另一半的母親,一天是母親的母親,一天是另一半的母親的母親……但到一個月後的父親節,視之如平常周日的,倒不少。就像我爸,星期日要上班,曾有許多年,沒怎麼慶祝。
早陣子,獲贈酒店自助餐券,我終於明白一個道理,原來媽媽與耶穌並列,爸爸,sorry!當做生意的列明「母親節及聖誕節除外」,父親節不在此限,可以想像這兩個親節門庭之別。
追本溯源,父親節早已輸在起跑線。
1909年,確立母親節的第一年,美國華盛頓的杜德夫人參加完母親節感恩崇拜,觸景傷情,想念身兼母職的先父,遂倡議在其父生忌的6月,訂一天「父親節」。當然我們如今知道她成功了,翌年,1910年6月第三個星期日,定為華盛頓首個父親節。今天之為父親節,全靠母親節。
至於我,大概從學會筆起,每年生日過節,都繪卡為禮。妹妹出生後,就在下款添個指模。到妹也會拿筆了,就一起拼貼塗鴉,還要故作神秘,趁大人不在才從櫃底掏出。直至中五。
那年5月,忙於會考,第一次兩手空空,輪到我把名字簽在妹妹的卡末。來到6月,風流快活,但「公平」起見,父親節也停工。從此,自家手作,無限期停產。
從隆而重之張羅材料,務求年年新款的盛事一場,到如今絕不簡單地相約吃一頓飯,一張缺席的卡,就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這樣的轉捩點,導火線,也是那個5月的母親節。
還幸未至風不息。不想再輸給母親節,今天就行動。
幾乎沒有聽過誰的母親節不是家庭日,甚至是家庭周——一天是自己的母親,一天是另一半的母親,一天是母親的母親,一天是另一半的母親的母親……但到一個月後的父親節,視之如平常周日的,倒不少。就像我爸,星期日要上班,曾有許多年,沒怎麼慶祝。
早陣子,獲贈酒店自助餐券,我終於明白一個道理,原來媽媽與耶穌並列,爸爸,sorry!當做生意的列明「母親節及聖誕節除外」,父親節不在此限,可以想像這兩個親節門庭之別。
追本溯源,父親節早已輸在起跑線。
1909年,確立母親節的第一年,美國華盛頓的杜德夫人參加完母親節感恩崇拜,觸景傷情,想念身兼母職的先父,遂倡議在其父生忌的6月,訂一天「父親節」。當然我們如今知道她成功了,翌年,1910年6月第三個星期日,定為華盛頓首個父親節。今天之為父親節,全靠母親節。
至於我,大概從學會筆起,每年生日過節,都繪卡為禮。妹妹出生後,就在下款添個指模。到妹也會拿筆了,就一起拼貼塗鴉,還要故作神秘,趁大人不在才從櫃底掏出。直至中五。
那年5月,忙於會考,第一次兩手空空,輪到我把名字簽在妹妹的卡末。來到6月,風流快活,但「公平」起見,父親節也停工。從此,自家手作,無限期停產。
從隆而重之張羅材料,務求年年新款的盛事一場,到如今絕不簡單地相約吃一頓飯,一張缺席的卡,就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這樣的轉捩點,導火線,也是那個5月的母親節。
還幸未至風不息。不想再輸給母親節,今天就行動。
2009年6月16日星期二
琴試奴隸
陳惜姿寫逼子練琴備試的矛盾,讀了上集,急不及待一口氣把明天才出街的下集先睹為快。
做編輯之前,曾兼職教琴幾年。「要預備升中選校了,考完二級,明年考四級可以嗎?」小六前考五級,普遍媽媽心願也。
對導師來說,何樂不為,一跳級,學費加,撈個合格,學費再加。其實,一至七級好難不及格,百琴友中僅聞一。(當他自爆,眾訝——一向以為他完全不諳音律!)
可我就是堅持考琴勿急。如果一年半載只彈三首考試歌,練練scales,合格了,又如何?涉獵鑽研,缺一不可,曲目不足,可練就幾多功夫?考獲幾級,一旦與實際功力無關,便是虛名。任孩子天才橫溢,年年考琴,一定沒趣,也難在分數以外有所啟發。 此所以今天不難遇上八級以後,音樂感還是馬馬虎虎,甚至決意跟那八十八個鍵各走各路的朋友。
「寧願聽眾驚歎『以為你已八級啦』,好過詫異『乜你已經八級嘞』。」這是把我從一團糟拯救過來的鋼琴老師至理金句。可惜不少家長還是服膺汰弱留強的教育制度,那十指武功,不過是升中選校的加分工具。
近年學界推行一人一樂器,啼笑皆非的是,竟有學校拒鋼琴於樂器之列,原因是「太普遍」。扭曲的政策反映扭曲的前設,首當其衝是腦袋空白的孩子:原來學樂器的價值非關音樂素養,只在讓我與眾不同,成為他日競賽的本錢。貴校告訴你的。所以,考級要趁早,晚了,就只能鶴立鶴群。
當然,坊間好老師還多;不過,琴試奴隸非新事,昔日奴隸早已混入教琴大軍,他如何一路走來,就是其今之教學藍圖。他甚至未必知道,當年跳跳跳級,錯過了什麼。
是為囫圇吞棗琴試奴隸的哀歌迴旋曲。
做編輯之前,曾兼職教琴幾年。「要預備升中選校了,考完二級,明年考四級可以嗎?」小六前考五級,普遍媽媽心願也。
對導師來說,何樂不為,一跳級,學費加,撈個合格,學費再加。其實,一至七級好難不及格,百琴友中僅聞一。(當他自爆,眾訝——一向以為他完全不諳音律!)
可我就是堅持考琴勿急。如果一年半載只彈三首考試歌,練練scales,合格了,又如何?涉獵鑽研,缺一不可,曲目不足,可練就幾多功夫?考獲幾級,一旦與實際功力無關,便是虛名。任孩子天才橫溢,年年考琴,一定沒趣,也難在分數以外有所啟發。 此所以今天不難遇上八級以後,音樂感還是馬馬虎虎,甚至決意跟那八十八個鍵各走各路的朋友。
「寧願聽眾驚歎『以為你已八級啦』,好過詫異『乜你已經八級嘞』。」這是把我從一團糟拯救過來的鋼琴老師至理金句。可惜不少家長還是服膺汰弱留強的教育制度,那十指武功,不過是升中選校的加分工具。
近年學界推行一人一樂器,啼笑皆非的是,竟有學校拒鋼琴於樂器之列,原因是「太普遍」。扭曲的政策反映扭曲的前設,首當其衝是腦袋空白的孩子:原來學樂器的價值非關音樂素養,只在讓我與眾不同,成為他日競賽的本錢。貴校告訴你的。所以,考級要趁早,晚了,就只能鶴立鶴群。
當然,坊間好老師還多;不過,琴試奴隸非新事,昔日奴隸早已混入教琴大軍,他如何一路走來,就是其今之教學藍圖。他甚至未必知道,當年跳跳跳級,錯過了什麼。
是為囫圇吞棗琴試奴隸的哀歌迴旋曲。
2009年6月8日星期一
也談自由談
如果讀者有留意的話,也許發現近期隔鄰「自由談」都是有關六四的投稿,不論從什麼角度寫,一言概括,也是毋忘勿忘。
在此聲明,我沒篩走異見,只是截止交稿這天,收來的投稿,包括(暫)未用上的每一篇,除了一名八九前後的年輕人在支持平反以後加了個「不過」的註腳,其餘數十篇都是堅定支持平反。這是2006 年9 月重開自由談以來, 「六四投稿」最洶湧的一年。
去年六四之前,只有兩篇。
絕非什麼精密統計,不過用來拱照那所謂「代表整體香港人」的意見,也挺不錯。
老實說,挑選投稿是一件十分花時間心思精力的事情。不過,一文一故事,有些熟口熟面的陌生人名字,早已彷彿從文字裏交上半個朋友。電子郵箱裏的投稿匣,恍如讀者大全,原來,今日在五湖四海,還有許多不同年齡性別興趣職業收入的陌生人,一起翻過/點擊過同一頁報紙,停下來,讀過一樣的文字,然後,或提筆或按鍵盤,傳來一篇屬於他的感思札議。
真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內地澳門美加德國墨西哥,還有赤柱監獄中的讀者,也有以頭頂着筆代手打字的病患讀者,也有在報章電視素聞其見的學者……也有知名作家投稿,部分隱名發表,不知道有沒有讀者認得出來?偶有白紙黑字郵寄過來的,我把真迹收藏了,嘻。想不到還有機會享受這前輩年代的「福利」。
至今收到最有趣的一篇作品,雖沒用上,卻教我一讀難忘,也許一生也難忘。文章主旨勸人不要打小人,作者這樣寫:我又有什麼小人呢?我從前投稿常獲刊登,現在的編輯不用我的稿了。但我不會打小人,唯有靠自己努力寫好文章。
——噢!那應該是我了!
在此聲明,我沒篩走異見,只是截止交稿這天,收來的投稿,包括(暫)未用上的每一篇,除了一名八九前後的年輕人在支持平反以後加了個「不過」的註腳,其餘數十篇都是堅定支持平反。這是2006 年9 月重開自由談以來, 「六四投稿」最洶湧的一年。
去年六四之前,只有兩篇。
絕非什麼精密統計,不過用來拱照那所謂「代表整體香港人」的意見,也挺不錯。
老實說,挑選投稿是一件十分花時間心思精力的事情。不過,一文一故事,有些熟口熟面的陌生人名字,早已彷彿從文字裏交上半個朋友。電子郵箱裏的投稿匣,恍如讀者大全,原來,今日在五湖四海,還有許多不同年齡性別興趣職業收入的陌生人,一起翻過/點擊過同一頁報紙,停下來,讀過一樣的文字,然後,或提筆或按鍵盤,傳來一篇屬於他的感思札議。
真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內地澳門美加德國墨西哥,還有赤柱監獄中的讀者,也有以頭頂着筆代手打字的病患讀者,也有在報章電視素聞其見的學者……也有知名作家投稿,部分隱名發表,不知道有沒有讀者認得出來?偶有白紙黑字郵寄過來的,我把真迹收藏了,嘻。想不到還有機會享受這前輩年代的「福利」。
至今收到最有趣的一篇作品,雖沒用上,卻教我一讀難忘,也許一生也難忘。文章主旨勸人不要打小人,作者這樣寫:我又有什麼小人呢?我從前投稿常獲刊登,現在的編輯不用我的稿了。但我不會打小人,唯有靠自己努力寫好文章。
——噢!那應該是我了!
2009年6月1日星期一
誰每日報警?
猜一猜,有什麼職業幾乎每天報警?
我知道的,有一行,就是港鐵查票員。T是其中一員,每天總遇上發狂發難乘客,前線後勤勸阻無效,報警如吃家常飯。
著名黑點羅湖上水站,衝閘黨水貨客兇神惡煞,早教T大嘆難纏——想不到少女一樣不好惹。
單程特惠票只限長者小童使用;學生要享乘車優惠,必須嘟個人八達通,否則應購成人票。T說,用小童票的學生給捉個正,大多嚎哭辯說不知規例,激動的甚至call齊家長兼職上司到場,繼而在車站辦公室亂擲亂掃,連趨前勸告的父母也給報以惡言潑語。
吵鬧每天有,不少違犯《港鐵附例》的乘客堅拒簽名認責,大概電視看得多,擔心簽名手尾長;或者以為仿效機場滾地,小職員奈何不了,就會放行。可是給當場遞住,花上兩三小時,驚動警察,始終難逃罪責,罰款五百。
我問正享用學生優惠的妹妹,是否知道優惠限制?她肯定地說知道:「申請時文件寫明啦!」T說,有些口裏推說全不知情的學生哥,一記名入電腦,就被發現早有前科。「他們即刻不敢再出聲!」
至於花白乘客給查票,不足歲的固然老羞成怒,足歲的也光火。有婆婆氣得掀起衣袖:「我咁老你查我?你睇我隻手皮幾皺,塊面幾皺!連牙都無埋!」說罷當眾一手除下假牙!
長者發火,職員也得保持和氣,「你看來不像這年紀嘛」,或可轉怒為笑,讓對方歡歡喜喜掏出身分證。不能息怒的,鬧大了,又報警。
也有中年漢一臉理直氣壯:「我讀夜校喎!」真不知是事主無知,還是港鐵宣傳教育不足。我想,多加宣傳也是好,既是公民教育,又可利便員工執法,起碼讓普羅市民知道,職員票控有責,違者抵賴無用。
我知道的,有一行,就是港鐵查票員。T是其中一員,每天總遇上發狂發難乘客,前線後勤勸阻無效,報警如吃家常飯。
著名黑點羅湖上水站,衝閘黨水貨客兇神惡煞,早教T大嘆難纏——想不到少女一樣不好惹。
單程特惠票只限長者小童使用;學生要享乘車優惠,必須嘟個人八達通,否則應購成人票。T說,用小童票的學生給捉個正,大多嚎哭辯說不知規例,激動的甚至call齊家長兼職上司到場,繼而在車站辦公室亂擲亂掃,連趨前勸告的父母也給報以惡言潑語。
吵鬧每天有,不少違犯《港鐵附例》的乘客堅拒簽名認責,大概電視看得多,擔心簽名手尾長;或者以為仿效機場滾地,小職員奈何不了,就會放行。可是給當場遞住,花上兩三小時,驚動警察,始終難逃罪責,罰款五百。
我問正享用學生優惠的妹妹,是否知道優惠限制?她肯定地說知道:「申請時文件寫明啦!」T說,有些口裏推說全不知情的學生哥,一記名入電腦,就被發現早有前科。「他們即刻不敢再出聲!」
至於花白乘客給查票,不足歲的固然老羞成怒,足歲的也光火。有婆婆氣得掀起衣袖:「我咁老你查我?你睇我隻手皮幾皺,塊面幾皺!連牙都無埋!」說罷當眾一手除下假牙!
長者發火,職員也得保持和氣,「你看來不像這年紀嘛」,或可轉怒為笑,讓對方歡歡喜喜掏出身分證。不能息怒的,鬧大了,又報警。
也有中年漢一臉理直氣壯:「我讀夜校喎!」真不知是事主無知,還是港鐵宣傳教育不足。我想,多加宣傳也是好,既是公民教育,又可利便員工執法,起碼讓普羅市民知道,職員票控有責,違者抵賴無用。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