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5日星期一

非關大小

雖然刻下「發展」仍是當道的現實,不過說到寫文章,批判發展,感懷小店人情,才是主流。

例如,批評或慨嘆一下,香港太多商場,一式一樣,無個性,太多連鎖店,人情薄。一定正確,起碼,一定不會被人肉搜尋。

也比如,我的非正式統計,讀者投稿,幾乎一談咖啡,都會有一句寫星記——大集團,不像小店好。至於大集團賣的咖啡有什麼不好,甚少明言。那就是說,大集團的不好,是寫和讀之間已有的共識。

如果談小店呢?在批判追趕所謂發展的思潮之中,黑面店員都是有性格,或者是老字號風貌。那句罵人的話是有血有肉的生活反映。好過連鎖店的機械式歡迎和多謝。

讀多了,開始疑惑,我們是不是都踩入了那隻沉默的螺旋,為弱勢小店老舖出頭出過龍?

* * *

我是活出了一條軌道的,小麵店老闆娘記得我走青,小巴司機記得我巴士站有落,賣衫的店員記得我是超級VIP。就是買咖啡,我其實可以不開口,「照舊?」點一下頭,中杯,走cream,幾個店員,全部記得。

剛過去的聖誕,我又趁等巴士的空檔,幫襯一杯。「Maggie,送畀你吖!我親手整的!」女店員送我一包曲奇,店子有售應節曲奇,那大概是用剩餘材料做的,形狀不同。臨走,他們都熱情地祝我聖誕快樂。不是錄音機般的說,是愉快的祝福。

這一間,正是星巴克。

所以我不會籠統說,連鎖店情味不及小舖頭,那關乎工作態度多一點。管他大店小店。大店的友善,是公司要求,有人由衷有人不,客人自能感受。小店的友善,是因為通常看店的就是老闆;老闆友善,或是因為一個我們樂意相信的善良原因,或者,是因為他在做生意。

今天我們集體懷念小店,許有一半,是因為敬業樂業已經幾乎消失於這一輩打工仔。非關大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